微信掃一掃
再好的茶葉,剛從山上采摘下來時也頂多是片完美的樹葉,要經歷茶農的采摘,再經過高溫炙烤,加之炒茶人溫柔的“鐵砂掌”揉搓,方能在人世間淬煉出最上品的味道。
炒茶30年,對過程了如指掌
每年春茶大量上市的季節(jié),也是海青鎮(zhèn)東蔡家村手工炒茶人李靈溪最忙的時候。
“過去,晚上家家燈火通明,忙著把白天采摘下來的新鮮茶葉炒成干茶?,F(xiàn)在,很少有人手工炒茶了,鮮葉采摘下來直接賣掉,省時省力?!?0歲的李靈溪一邊炒茶一邊感慨地說。
海青鎮(zhèn)茶葉種植面積達3萬多畝,是新區(qū)區(qū)域公用品牌“瑯琊青、瑯琊紅”主產區(qū)。海青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茶地,李靈溪家里有6畝。他已經炒了30年茶,對每個過程都了如指掌。
手巧手快 “鐵砂掌”炒茶水準高
“采茶講究手巧、手快,對時間要求極緊,芽頭長出來,外面剛剛冒出一片嫩葉,就必須飛快地掐下來,否則會影響茶葉形態(tài)與營養(yǎng)。”天剛蒙蒙亮,李靈溪提著竹筐出發(fā),用老道的手法,瞬間將芽頭捻下,放入竹籠。
新鮮茶葉采摘下來后極易吸異味,造成二次污染,因此李靈溪盛放茶葉用的都是沒有異味的竹筐。在簸箕中把茶葉攤開薄薄一層,將水汽晾干,便可下鍋炒制。
“手工炒茶都是用當天采摘的新鮮茶葉,色澤翠綠、葉質柔軟。”李靈溪一邊揉搓著茶葉一邊耐心地說,“現(xiàn)在這道工序是殺青,也就是茶葉在經過攤青后,要把茶葉內依然還有60%-70%的水分進一步做干?!?/span>
憑借多年經驗,李靈溪用手掌感受鐵鍋達到適宜溫度后,迅速倒入簸箕中選好的茶葉,一次放入5-8兩鮮葉,雙手迅速翻炒,使茶葉均勻受熱。
4小時完成炒茶 一天可炒5-6斤
待鮮葉通過殺青除去40%的水分后,就進入了揉捻和定型階段。茶葉的香氣,通過揉捻得以釋放,炒茶師傅實時調整揉捻的手法和力度,是能否讓茶葉達到最佳狀態(tài)的關鍵因素。
火候對手工炒茶來說至關重要,雙手的力道和速度全憑個人經驗,每道工序都容不得半點馬虎。
“我炒茶一般都是大火,鍋溫特別高,殺青、揉捻、定型,這三個工序需要2個小時,然后再進行干燥、擇茶、提香、攤晾等工序,整個炒茶過程需要4小時完成,一天可以炒5-6斤茶?!崩铎`溪說。
茶芽爭翠,茶韻悠悠的季節(jié),一間房,一炒鍋,一板凳,構成一個舞臺。
一雙舞動的手和一名全神貫注的炒茶人,構成一幅畫面。對于炒茶人來說,舞臺與畫面總是不斷展現(xiàn)。
如今,像李靈溪一般的炒茶人,還在孜孜不倦的“守護”茶的技藝傳承,將文化內涵保留,因為那甘香如蘭的背后,是滿載的艱辛與汗水。
來源:品牌西海岸TOP1